——冯金斌和他的诗
春潮
认识冯金斌是在鹉湖诗社的年会上,那是我久闻他的大名以来头一次见到他,他所给我的第一印象:比我想象中年轻了许多,皮肤有点黑,脸上至始至终带着微笑,只要你一接触他,你便会发觉,他很亲切,是一个很容易接触的人,人是这样,他的诗也便如此。
耳濡目染间,我对诗有了兴趣,对诗也有了一些些的了解,谈不上评论。看了他出版的两本诗集,读到了诗人从心底流出来的感情,像一股泉水,甘甜、纯静。读他的诗,隐约看到了村庄、看到了田野、看到了炊烟,看到水乡纵横的河流、看到四季忙种的农家人,闻到的是农村田野泥土芬芳的气息,与其说是迷人,还不如说是醉人。
新谷,这熟稔的稻谷/使秋天由此晴朗/阳光又一次次从天空射下/然后我捧起新谷像接近太阳/每一条村道/都传出富有新意的语言/作为一名农民诗人,他与勤劳善良的农家人有着深深的感情,“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”那是祖先世世代代的繁衍。农民爱土地,土地养育着农民,香喷喷的米饭中育出了农民诗人,作为农民诗人的冯金斌又回报了田野,把写诗的渴望流露于最心底处。
农民、水手、诗人,你是否读到了冯金斌创作的原生态呢?我也想说他是“绿色诗人”,农家人的纯朴没有变,农家人的勤劳没有变,农家人的执着更没有变,始终爱着自己的根,他的诗作题材,也都选自于水乡的生活,一点没有世间的浮燥,没有钢筋混凝土中的压抑,而是田园般的风光,江南水乡的悠远、宁静,丝毫不沾世俗烟气,而是出于诗人内心真城的流露。读冯金斌的诗是一种美的享受,一种来自田间地头耕作的蔚籍和清丽的诗味艺韵。他告诉我每个月都有新的诗作,平均每天至少有一首诗,多的时候一天就有十余首,并且对于诗中的用词,他推了又敲,敲了又推,力争用得最完美。我想这正是诗人二十余年来的执着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,铸就了他在平湖诗坛的影响,不愧为“江南第一乡村诗人”的美誉。
冯金斌的诗清新、流畅,乡土气息弥漫其间,假如说纯朴真诚是冯金斌的品格,那么儒雅便是他的气质,谈话间面带微笑,看着你的眼神跟你说话,他会毫无保留地谈到自己对于诗的感受、理解。冯金斌的诗之所以能够打动这么多人的心,我觉得,一方面是诗人人格的魅力,另一方面是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里的人们,油生内心的从容与淡定。视线上的什物/已被什么浸染?我试着穿行,直到感受田野上的落霞及星光《试着》,是一丝丝甜蜜的呼吸和爱意/是一缕缕真实而朴素的炊烟/这些事物,一次次将我震憾/田野,村庄,忙碌中的人们,把我轻轻地颤动着,我暧昧被幸福照耀时态/仿佛我看到他们从不空虚着。诗人是山、诗人是水、江南诗人爱着江南水乡,从热爱中惊鸿地远望/痴迷一生无悔的心情/诗人的生活是有趣的,诗人的生活是有志的,悠悠之处/远空决然同行。
写亲情他直抒胸臆,爱着的是那些四季平安忙碌的父老乡亲以及他的家人。写人生,他将自己概括为三分之一是农民、三分之一是诗人,三分之一是水手,如今他已不再是水手,但他正像一个即将起程远航的水手,驾着自己人生的航船,驶向更远的港湾,不管荆棘与坎坷、不管艰难与阻力,他始终以执着抒写着自己诗意的人生,始终以真城坦露诗人内心的灵魂,我想说:——艺术的生命又何尝不是真诚呢?
二00八年元月廿三日夜
评论